马嘉程![央企翻译谈《我娃和艺术》 央企翻译谈《我娃和艺术》]()
我娃男孩,8岁了,老天赐给他明亮的眼睛、健壮的身体之外,顺便还送了个巨大的脑洞大礼包,于是收件人爸爸妈妈的热闹生活就开始了。
脑洞有多大呢?举个例子吧:
小学语文改病句“小红会三国英语”,
别人都改成“小红会三国外语”,
他改成“小红会《三国演义》”。
许多朋友看了我那条朋友圈以后都建议我们孩子去德云社报个特长班,德云社不收小孩儿,我们倒是在德云社对面上了个“六·一艺术团”小演员班。
其实呢,家里没有从事艺术的人,除了德云社和少数大牌明星,我看许多艺术家也都在温饱线附近挣扎得挺忙和的,所以我们一开始虽然对这娃百里挑一考上六·一艺术团挺高兴的,但是我们真没打算去上。
可是有一天我一边吃饭一边叨唠AI替代人工的问题:“妈妈这个翻译工作以后分分钟被AI给K.O.,你爸这个码农996也快干不过不吃不喝的AI了吧?娃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能不饿死,我真的不知道啊。”
我娃在脑洞里一捞就给了我答案:”妈妈,艺术家、运动员不会失业呀!我相信AI再厉害、也没人看机器人演的戏和机器A队与机器B队踢的足球!”
我噻,听娃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于是我们的艺术课外班和滑冰课就这么定下来了!
六·一艺术团小演员班一年分三个周期教学,声乐+音基四个月,舞蹈三、四个月,戏剧表演三四个月。
鉴于我们的天赋和毅力,他取得的成就基本就是:唱歌虽然不出众,但是和我对嚷的时候能听出强大的腹式呼吸和胸腔共鸣,基本我的气势都被压制住了;
下横叉虽然还不太到位,学校测体前屈还是很轻松的;
大爱戏剧因为艺术班里女生多男生少,他一个小男生每次演出都和《出水芙蓉》那男主角一样,基本C位出镜!
总之吧,就是没有任何功利心地嗨起来了。
其实吧,作为翻译和码农的后代,他的奥数和外语课外班也是不能免俗的,但是和各自圈内人的娃比起来他的刷题量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常引起我们做父母的焦虑。
所以三年级以后放弃这个艺术班成了大人的一个目标。艺术班该续费的时候我征求他的意见:娃,艺术不靠谱,咱们时间紧张是不是算了?
我娃的用最真诚的表情答复我:
No,我要继续上!
深夜,娃睡了,我一边思考着亲子间的分歧一边偷窥他的日记。
日记里说:我一定要坚持上六·一艺术团,因为如果不坚持,这个时间段一定会被我妈也报上语数英类的补习班,傻子才不学艺术呢。
一瞬间,我又被娃的脑洞征服了,不含糊地说,这恐怕就是艺术的真谛了——在痛苦和无奈的岁月里慰籍和取悦人类自己的,就是艺术了吧?
再回想我自己的来路吧,高三我为了逃避讨厌的政治周考,去广播学院(现在的传媒大学)参加了影视文学创作系的专业考试。
凭着我和我娃一样大的脑洞一举考了个专业考试第二,但是因为我的高考模拟分比这个专业高100分以上,我爹和系里老师打电话问能不能把它报为第二志愿。
老师当时就说:“请尊重一下艺术,这次不报第一志愿,艺术的大门可能对你的孩子就永远关上了!”我爹当机立断:“那就关上吧!”……
抚今追昔,我还是没有我爹那个快刀斩乱麻的决绝啊。
艺术,它用轻快的节奏征服了我的儿子,
艺术,它也用厚重的岁月刺痛着我的心……
去吧,无论是为了逃避现实还是为了激活基因那都是心底里的呼唤,那都是艺术的召唤。
央企翻译
高中曾获得广播学院影视文学创作专业全国专业考试第二名,因种种原因未能从事专业创作工作。但仍活跃从事业余文艺创作,代表作有歌曲《中国家园七十年》、交响音乐诗《民族魂--鲁迅》等。
韩爽![央企翻译谈《我娃和艺术》 央企翻译谈《我娃和艺术》]()
名师名教全程教学
一丝不苟,彰显专业典范
让孩子在艺术的殿堂学习高雅艺术
拨打下方联系电话 或
猛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
让老师看到你们的爱!师生间的故事留言区大声说出来!
点击在看能让更多人看到宝贝们艺术成长的精彩童年!
将订阅号设为星标及时获得演艺招募、课价优惠等最新动态!
010—64911680 64921680
手机微信:1381080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