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解读戏剧教育在校园中的功能与贡献 【家长必读】解读戏剧教育在校园中的功能与贡献]()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这个万物复苏、勤奋耕耘的时期,北京国际戏剧教育大会特别邀请了香港明日艺术教育机构创团董事、中国木偶皮影学会副会长、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王添强老师,于3月31日下午,在北京市教育学院南楼报告厅开展了一场关于“戏剧教育”的主题公益讲座。
众所周知,英国是最早开始戏剧教育的国家。并由此从工业国家逐渐转型到创意产业国家,在逐渐严峻的世界局势当中,迅速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英国的戏剧教育思想中,一直在向孩子们传达一个信息:用创造性的思维(creative thinking)去欣赏别人,审视自己。用多面向的戏剧艺术教育去促进孩子们个性与人格的健康发展,让孩子们拥有更多创造力,是使得孩子们拥有更加美好明天的坚实基础!
1.专注
戏剧不仅可以通过戏剧游戏的乐趣及扮演的悬疑张力延长孩子专注力,更重要的是,戏剧可以通过综合感观的训练,使分散专注度的孩子可以同时兼顾多个焦点。
对于老师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专注能力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们的专注能力呢?
王老师邀请现场观众来共同进行一个“小木偶”的戏剧游戏。游戏中两人分别化作木偶与木偶控制者,通过互相控制对方的动作,互相训练对方的反应能力与专注能力。
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戏剧,就可以轻松带动孩子们游戏互动,这已经脱离了戏剧最直白的表演元素,是戏剧教育最为简单的实际应用。
2.感官
戏剧训练就是敏锐感觉的训练,不单是听、视、味、触觉的加强,更可以分析、解剖、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最终使生活丰富、洞察未来能力强大。
戏剧对于感官的训练主要是引导孩子不断发散思维,用关联、创意性的思维去分析、解释问题。而感官训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洞察能力。优秀的戏剧训练一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就像很多剧本的开放性结局,引人深思、发人感想,让孩子都在自己丰富的感官思维之中无限猜测,无限联想。
就用股票的例子来说,买哪一支股票才会升值呢?买哪一支股票才会赚的更多呢?这就需要明确的洞察能力和先见的预期能力。
3.想象
想象力需要从小培养才会历久常新,戏剧不仅可以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更可以把想象力转化成解决困难的能力。
4.身心
戏剧通过外部游戏动作引发内部思维的建立,戏剧更是需要经常与自己的内部感观沟通,这样自然有利于身心平衡。
在讲到这一点的时候,王老师讲了自己八十年代教书时候的经历。在一场莎士比亚戏剧当中,由于扮演“王子”的孩子和扮演“刀斧手”的孩子私下关系不太融洽,导致了演出现场出现一些失误的不配合。
每个人都会觉得“王子”是光芒万丈的主角,而“刀斧手”只是无关紧要的配角。但无论在戏剧还是生活当中,都会有主角与配角。在未来的社会当中,我们的孩子可能是某些领域的主角,也可能是某些领域的配角。主角自然有主角的精彩之处;配角也同样有配角的重要之处。主角与配角是同样重要的。
戏剧教育就是通过戏剧训练来培养孩子们的身心平衡。
5.语言
戏剧是综合文学、视觉艺术、动作艺术、音乐的表演艺术,对语言发展当然很有帮助,还要是给其他艺术全方位支持的语言发展。
6.情绪
穿着别人的衣服、鞋袜,进入别人的世界思考问题,正是戏剧的重点,学生在乐趣中以理性、冷静去面对自己的正面(乐观的行动)、收敛(忧郁的良性表达)、野性(忿怒的正面力量)、小心(害怕与怀疑的保护功能)情绪,做到发现情绪、分析情绪、模仿及运用情绪的锻炼。在普通的知识传授教育过程中,孩子们根本不被允许有任何的情绪色彩,只是一味的接受。所有的想法、需求、创意都被忽视或者掩盖,而这是十分残忍的。
通过戏剧教育解放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的需求,释放孩子的情绪积压,这都是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
戏剧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7.智力
认知与智能的成长速度,在于良好的学习心态,就是满足感、成功感与自我肯定下的心态。戏剧最能使人充满期待与兴奋。这方面,自然有利智力发展及培养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