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人生中第一次听到的节奏吗?
当宝宝在母体时,就已经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声音、有节奏振动的世界里了。有心跳的声音,血液循环的声音,还有羊水顺畅流动的声音。
婴儿在子宫里听到的声音是低沉的,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没有多少改变。婴儿的大脑将寄存下这些节奏的模式和变化的节奏、旋律。某些频率可以更容易通过流体,甚至较低的频率没有任何问题的达到子宫。低音音乐和打击乐器是对于还在母体里的宝宝都是不错的选择。
手鼓是非洲鼓里最具影响力的鼓类。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在一次神圣的治疗仪式上,手鼓作为一个可治愈疾病的象征而出现,通过仪式,祭拜祖先,武士仪式以及舞蹈。手鼓出现在大多数晚间进行的庆祝活动中,特别是在满月和丰收的时节,以及在婚礼和洗礼等活动中。
非洲大部分地区,某些鼓还被视为保护皇室的象征,通常安置在神圣的位置。
为什么选择“非洲鼓舞” 作为我们引领孩子具备节奏感的课程?
音乐由节奏和旋律构成,其中节奏可谓是音乐的灵魂!
衡量一个人的音乐素质,首要条件就是节奏感。从专业角度而言,旋律几乎可以在任何年龄进行学习,即便20多岁再入门都是不晚的,而节奏感则必须要在孩子最初接触音乐的时候建立,所以很多专业人士会建议以学习打鼓作为让孩子接触音乐的起步点,通过四肢与头脑的全面调动,让孩子全身心的感受,建立起对音乐最初的感觉。
细观国外的幼儿教育便会发现,他们的音乐启蒙教育最注重的往往是培养节奏感。在国外托儿所或幼儿园的音乐课上,老师带着几个孩子边听音乐边拍手、跺脚、击打乐器等等,而不像国内幼儿园教孩子唱歌、说儿歌、跳舞。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而这正是基于对音乐的理解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在音乐教育中节奏感的培养应该是基础。
从打鼓开始,让孩子对音乐更有信心
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说:儿童学习音乐最好从打击乐开始学习,因为打击乐最容易发出声音。
其实学音乐没有这么复杂,更不应该从这么复杂的乐器开始。钢琴、小提琴这些复杂的乐器,对技巧性的要求很高,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关注太多方面,需要大量的时间非常专注的进行训练,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很难达到,学习中容易产生挫败感,所以也就很难坚持下去。
而打击乐最容易发出声音,能满足好动的孩子们消耗体力、制造音响的欲望,而且不受年龄、身体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没有音准上的困扰,很容易从中找到乐趣,又时常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对孩子身体素质的有益锻炼。
而各种类型的鼓中,带着原始气息走来的非洲鼓是最具魅力、也是学习起来最快乐的一种。非洲鼓节奏复杂多变,热情奔放又灵活精妙,并且富有跳动性,处处彰显着非洲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以及他们纯真的天性。
非洲鼓的声音层次丰富,低音沉厚有力,高音清脆,以不同的手法来拍击,能产生不同的音色,是人们与大地“同呼吸”的声响。
如今,非洲鼓的培训已经非常普及,可是“非洲鼓+非洲舞”的模式却并不多见,而能够将鼓与舞结合,其效果远不是“1+1=2”这么简单: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们就会发现他们已经具备了闻乐而动的能力。听到音乐就会跟着跳舞,这是本能的“听动反应”,就是说音乐是可以特别自然的引发我们的运动的,而我们的视觉、运动和听觉在生命最早期的时候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才慢慢区分开。在儿童最早期时的这种状态是特别珍贵的,这时他们对于音乐的感悟是全身心的,因此这时的启蒙能够激发他们无穷的想象力。
'We are not interested in finished products. We are mainly interested in living the experience.' ——“我们不强调结果,更加注重过程,对成品不感兴趣,我们更注重生活的体验”。
我们不给孩子设定既定目标,不急于把孩子塑造成什么 ,不带功利心,我们把着力点放在当下的艺术体验,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和孩子对当下事物的反应。从立体的视角去解读孩子,少一些指挥和控制,尊重孩子的独立个体性,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以此通过鼓舞给孩子一个更健康和完整的教育。
总体上,我们希望通非洲鼓的教学来提高孩子的以下能力 :
乐感,节奏感、肢体反应力(平衡性、协调性、精确性、左右脑发展)、专注力、非洲文化概览、通过附加肢体的热身和放松增强肢体的感知和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分享意识、想象力、创造力。
我们希望通过鼓的媒介帮助孩子懂得有节奏的生活与学习,增加勇气、热情、决断力和自信心。
初级阶段(12节课)
1-“ME-YE-GA”是喀麦隆当地语言“你好”的意思(探索“鼓的声音”)
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4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了解非洲鼓的基本音色及打鼓的基本知识。
音色、音节、合成音节
2-“oNong” 是喀麦隆当地语言“鸟”的意思(鼓音色的交流)
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4节课的时间让家长和孩子能够通过鼓的节奏相互交流。
节奏型的训练
3-“Fanga” 在非洲雨林深处 (鼓乐作品)
这个单元我们将以4节课的时间来排练一个鼓乐小作品。
曲目练习
学习将以一个鼓乐节目呈现阶段成果
![让非洲鼓舞开启宝贝的音乐舞蹈人生|少儿非洲鼓舞课开课喽 让非洲鼓舞开启宝贝的音乐舞蹈人生|少儿非洲鼓舞课开课喽]()
一位来自加纳勤奋有责任⼼的艺术教育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充满激情的非洲鼓舞者。
2017年来到北京加入阿蓓舞团,并随团参加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国宴演出,以及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演出。
在教学方面他喜欢带领大家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探索未知却富有创造性的事物,在加纳针对艺术教育经验已经超过六年,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与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以及控场能力,⼀直在以演奏的专业带领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他说:“我已经在我的业余时间里分享艺术的的快乐多年了,教学使我更加积极主动附有创造⼒,以及感受到合作、协作的快乐!“
![让非洲鼓舞开启宝贝的音乐舞蹈人生|少儿非洲鼓舞课开课喽 让非洲鼓舞开启宝贝的音乐舞蹈人生|少儿非洲鼓舞课开课喽]()
Abbe Simon Romuald
赛蒙·罗穆阿德·阿蓓 (喀麦隆)
法国阿未乐队(AVE)音乐人、歌手
-1998年-2005年创立“Black Star’Hiphop 舞团,四次蝉联喀麦隆城市舞蹈冠军。
-2006年进入喀麦隆国家舞团研习现代舞、古典芭蕾、现代非洲舞、编创,声乐训练等近四年。期间出访、法国、日本、加纳、加蓬、阿尔及利亚、瑞士、中国等
-2008年至今创立了“阿蓓舞团”( ABBE Dance Company)
-2009年与法国编舞家Xavier Lot (France)泽维尔·洛以及编
来自喀麦隆雅温得
阿蓓舞团(ABBE DANCE)艺术总监、编舞、舞者、老师,
法国阿未乐队(AVE)音乐人、歌手
与Ronan Chenau罗南·舍诺,展开国际性合作、协同写作剧本、创作作品及演出。
- 2009年至今与法国著名贝斯手斯提分创立乐队“AVE”阿未乐队
-2012年与蒋可钰(中国编导)在北京创立舞蹈分团
-2016年制作首张音乐专辑“蓝色星球的居民”
-2016年在北京推广艺术工作坊——阿蓓-非洲鼓舞(儿童、亲子、成人)
-2010-2017年在法国多个城市展开非洲舞、现代舞、街舞等艺术工作坊
上课时间
每周三晚上17:30-18:30
本学期共12次
上课地点
朝阳区安慧北里逸园17二楼六·一艺术团
课程费用
2880元/次
首次体验请联系小助手
咨询电话微信
13701328181
健康、快乐、专注、协作、创造、智慧的非洲鼓舞,是送给您和孩子的最好礼物。
来吧!2019年的这个秋天,和孩子一起来妈妈公社·ABEE儿童非洲鼓舞——打鼓跳舞吧!
拨打下方联系电话 或
猛戳【阅读原文】即可预约试课!
让老师看到你们的爱!师生间的故事留言区大声说出来!
点击在看能让更多人看到宝贝们艺术成长的精彩童年!
将订阅号设为星标及时获得演艺招募、课价优惠等最新动态!